踏入臨床之後,對於醫療這件事有更多不同的體認。有些或許過於偏激,有些則純粹是無奈的事實。心急如焚的民眾、燃燒自己的第一線醫師、還有總是躲在暗中比手畫腳的醫院甚至健保局「高層」,述說了醫療作為服務業的本質。
To cure, sometimes. To care, always
醫界先賢如是說。不過或者更白話一點的說法是:it's all about people, but hardly about sickness前陣子也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想法,從公司經營的角度,似乎有點想通了這一輩的醫生和上一輩醫生的最大不同。過去的醫師是一人老闆兼工友,現在的醫師卻充其量只是 R&D+Sales,在資本主義之下,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高度,決定了對「自由」掌握程度的不同。
健保實施的那一刻,有誰曾經想到,孫悟空的緊箍咒正是這麼戴上去的阿。
跳出去是勢必要的,不單只是為了爭取自由,也是為了跳脫惡性循環。只是周遊過(少少的)幾家醫院後,卻也深深感受到外面的叢林法則,沒有高強武功,就沒有正義,甚至連保護自己的能力都不夠。
該說是天真嗎?即使這樣,我還是不會輕易放棄夢想。
說出來會被嘲笑的夢想,才有實踐的價值,即使跌倒了,姿勢也很豪邁。
~九把刀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